当前位置:    论坛沙龙

教务部成功举办第三期”MOOC系列沙龙”活动

发布时间:2016-12-28 浏览量:

期刊数 第三期

    2016年12月27日下午,由教务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办的“MOOC系列沙龙”活动(第三期)在办公楼201会议室举行。教务部王晖主任、孙忠梅副主任、学校MOOC建设课程的项目负责人、各学院青年教师共8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沙龙特别邀请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邓俊辉副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他报告的主题为:数据结构——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实践。邓教授作为清华大学首批MOOC上线教师,2013年秋季发布的“数据结构”系国内首批慕课,选课学生每年超过40,000人;自2015年春季开始,又利用所汇聚的慕课资源,在清华大学校内开展了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大大推进了课程的质量提升。今天他将结合自身的实践,从理念、方法、技术、资源等方面对混合式教学做一综合介绍和探讨。

 

    会上,教务部王晖主任首先对邓俊辉副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单介绍了深圳大学MOOC建设的发展现状:我校MOOC建设课程的项目起步早,从2014年实施至今,共有106门课程上线,累计选课人次超过20万,从参与的老师和学生的人数之多可见其影响力之大。王主任谈到,随着我校MOOC声势的壮大,当下的工作应该聚焦于课程质量的提升。无论是在线课程还是混合式教学,都只是一种教学工具,关键在于如何通过这种工具促进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改革。今天邓俊辉教授将跟大家分享如何用这些课程提高教学质量,这个最为本质的问题。

    首先,邓教授提出混合式教学的三个要素:混合式、精力成本以及精细化。邓教授指出,传统的面授方式,虽然已沿承多年,新生代学生却不买账,以致逐渐式微,与此同时新技术的发展正在催生更有效的教学形式。开展混合式教学,除了客观条件上需要项目的支持、资源的支撑以外,从方法上来说,应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是因材施教。混合式教学把大部分教学过程转化为线上学生自己来完成,因此老师在线下面对面交流过程中就有机会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第二是内容与目标。老师应该关注教学过程。邓教授认为,混合式教学未必能在短期内提升学生的能力和价值观,未必能够快速的显示在成绩上,它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掌控目标的节奏,规划时间的习惯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经过混合式教学的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减少,主动性提高,久而久之,学生获取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升。因此,老师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调整正确的心态,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过程上。第三是研讨与实践。邓教授基于数据结构这门课程,谈到了混合教学周期的概念。包括资源开放,在线自学以及现场学习,凝练问题。老师在混合式教学实践中,提供讨论话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然后老师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凝练出来,将这些问题按知识点分类,分层凝练。邓教授强调这个环节的关键是要简单化。老师在讲堂上不要准备的太复杂,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同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选择一个合适的论坛,邓教授给大家推荐了一个国际上广受好评的论坛:Piazza。

 

    随后,邓教授还给在座的老师分享了一些做好混合式教学的技巧,包括对课程的精耕细作,对课堂规模的控制,对学生的灵活考核,基于MOOC资源对课堂的适度翻转和碎片化以及在课堂内容方面做到有减有加,精简内容,授之以渔。通过这些做法,达到教学内容、过程与效果的可视化。

    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教师就MOOC制作的经验技巧、混合式教学成果的考核评估以及如何对学生因材施教等方面向邓教授提出问题。邓教授回答道,MOOC课程制作需要老师树立良好的心态,用一颗平常心和平常的方法去服务于真实的课堂,老师们要做好吃苦的准备,不需要在技术上过多的追求华丽的手段,而是要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在评定混合式教学的成果中,不赞成以传统的评估视角:以学生成绩评定教学成果,而是应该从长远的角度衡量对学生的价值塑造。邓教授出实招,求实效的报告让在座的老师们深受启发,备受鼓舞。

    最后,教务部孙忠梅副主任对本次论坛做总结发言。她谈到,邓老师对教学的情怀,对混合式教学实践的认识和理解值得在座的每一位老师认真学习和思索,相信本次论坛对老师们如何建设MOOC课程大有裨益,对未来做好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第三期“MOOC系列沙龙”活动圆满结束。


 


 

教务部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2016年12月28日


 

版权所有 ©  深圳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粤ICP备11018045号-7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3688号深圳大学汇元楼二楼

深圳大学教务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