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坛沙龙

教务部成功举办第四期“师道论坛”活动

发布时间:2016-11-18 浏览量:

期刊数 第四期

2016年11月16日下午,由教务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的教师系列教学研讨活动“师道论坛”(第四期)在师范学院音乐厅举行,论坛的主题为“教学与科研融合发展”。本期论坛的主讲嘉宾为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姜安教授和深圳大学校长教学奖获得者周裕琼教授,并由传播学院安红石副教授主持。黎军副校长、教务部王晖主任、孙忠梅副主任以及各学院的130余名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论坛开始之前,教务部孙忠梅副主任介绍了深圳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概况。她谈到,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给教师搭建一个教学咨询,教学讨论,教学互帮的沟通交流平台。师道论坛、MOOC沙龙、青年教师提升计划以及海外研修计划等都是中心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而推出的品牌项目。本期师道论坛的主题是青年教师成长中遇到的核心问题,今天请到的二位嘉宾既是教学名师,也是科研高手,他们将为我们分享他们的经验、成果、感想和体会。

本期师道论坛由黎军副校长致辞。黎校长谈到,一个高校除了科研成果之外,最大的“产品”是我们的学生,而人才培养的核心在本科教学。她提出两点:第一,从学校管理者来讲,怎么平衡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分配、导向和政策制定;第二,对老师个人而言,如何在教学和科研之间分配精力和投入。此外,她还简单介绍了学校为鼓励教师投入教学工作做出的努力和探索并指出,教学和科研是缺一不可,青年教师必须两手抓,树立教学和科研相互融合的意识,从而取得更全面的发展。

论坛开始,姜安老师首先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教学与科研这对本应该相伴相生,和谐共处的“青梅竹马”为何在当下变成了欢喜冤家。姜老师拥有三十多年教学经历,作为见证了中国从恢复高考以来高校发展脉络和历程的“老字辈”,他谈到,我国高等教育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没有得到很好的纠正,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的制度和措施不够完善。由于科研工作的成果属于容易量化和考核,而人才培养的工作复杂,教师教学工作的成果不容易衡量,因此学校在职称评审上更容易倾向于科研,因而老师积极投入教学的愿望和精力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教学被边缘化。姜老师提出,虽然这种大的环境短期内难以改变,但是各个学校可以在内部进行探索和创新。

周裕琼老师作为相对年轻的教师,从她十一年的授课经历上,从她初为人师时的感受与体验上表达了她对现在的青年教师的心路历程和处境的理解。她谈到,青年教师刚进学校前几年的压力非常大,青椒们从理论到实践需要时间,没有人天生适合当老师,学校如果有可能,给他们多一点成长的时间,哪怕是一年,两年。周老师用这种“接地气”、“打鸡血”、“灌鸡汤”的方式鼓励青年教师们在进入学校最关键的这几年一定要咬紧牙关拼一把。

姜老师提出,教学是高级的、流动的科研。教学是大生态,科研是小气候,没有大生态成不了小气候。回归到哲学的原理,教学和科研是辩证统一,相生相长的。此外,姜老师还提出“三剑客”的比喻,如果把教学比作苏格拉底,那么科研就好比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教学是一系列问题形成问题链,每一次讲课,每堂课会有很多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组成的问题链变成一个教学体系,教学就是回答被教育者想得到的问题。苏格拉底作为欧洲大哲学家,所有的问题都是问为什么,然后由“科研”(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回答。即柏拉图用演绎的方式,亚里士多德用归纳的方式回答苏格拉底的问题。没有苏格拉底就没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没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也不会那么伟大。姜老师用这种形象生动的比喻深入浅出的给在座的青年教师上了精彩的一课。

周老师则采用具体的事例,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青年教师们,如何协调教学与科研两者的关系。周老师说道,“首先我是老师,其次我才是所谓的科研人员。”在她成功的教学经验中,把教学放在第一,实际上也能很好的推动科研的发展。教师从良心出发,若能够静下心来准备自己的主打学科,那么就一定会接触到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从而启发新的科研选题的思路。例如她从学生布置的作业《家庭传播模式建构图》中发现80后与90后,90后与95后差别非常大,断代差异非常明显,她从这个过程中得到启发,从而申请并立项一个国家课题:数字代沟与文化反哺。周老师以她成功经历告诉在座的青年教师们,看似教学与科研融合发展是矛盾而又困难的,实际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从青年教师们跟周老师的目光交流及阵阵掌声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受益匪浅。

二位老师分享的观点引人入胜,精彩纷呈。随后,论坛进入了现场互动环节。由现场的青年老师对嘉宾进行提问。本期论坛不同于以往的特点是,学校分管教学的黎校长和王晖主任也参与了回答青年教师的问题,让在座的各位年轻老师备受鼓舞。

主持人安老师代表传播学院的老师提出一个困惑:可否根据某些专业的特殊性来灵活的设计毕业论文的形式。就这个问题,黎校长回答道,学校允许各个学院根据专业形式以及人才培养的需求来选择合理的毕业论文形式。此外,有青年老师提到新老师刚进学校的工作量安排问题。黎校长指出,这个问题也是学校非常关心的问题,由于教师教学资源短缺,学校教师承担的教学工作量比较重,但是建议各个学院根据生师比的具体情况,安排年轻老师少上课。王晖主任补充道,在2017级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意见里面,已经把毕业学分从160分压缩到140分,这意味着教师承担的课堂教学工作量随之减少。周老师也补充道,教师可以在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提案里面表达合理的建议,从而转化成学校的政策,真正推动教学的发展。

论坛的尾声环节,姜老师用简短的一句话概括他在教学上的感悟:讲课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表演,是一种文化征服。周老师则强调现在大学教学的重点不在于知识点的学习,而是传递给学生一种如何学习的思维方式。”周老师还介绍了自己归纳总结的3C模式,即creativity, critic thinking, curiosity.

论坛由王晖主任作总结。王主任谈到,我们应该直面困难,希望青年老师不要把教学变成一种负担,学校也在积极关注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今后将探索、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教学制度来帮助青年教师的成长。他提到,今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将会邀请各职能部门的相关领导来跟教师们一起,就大家关心的教学问题进行政策解读和讨论。

本期论坛圆满结束。


 

教务部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2016年11月17日


 

版权所有 ©  深圳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粤ICP备11018045号-7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3688号深圳大学汇元楼二楼

深圳大学教务部微信公众号